| 序号 | 专利名称 | 授权专利号 | 发明人及设计人 | 
   
    | 1 | 一种浅埋煤层群工作面最佳煤柱错距的设计方法 | 2016/2/28 | 黄庆享,杜君武 | 
   
    | 2 | 一种软顶煤层无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 | 2017/12/28 | 张杰,杨涛(学),周府伟(学),赵劝(学) | 
   
    | 3 | 一种巷道底板卸压槽宽度的计算方法 | 2018/4/15 | 张杰、周府伟、龙晶晶、孙遥、蔡维山、刘清洲、赵劝、任延兵 | 
   
    | 4 | 一种回采巷道底板破坏范围的确定方法 | 2017/8/29 | 黄庆享、曹健、郝高全 | 
   
    | 5 | 一种大倾角煤层群下工作面支护阻力的确定方法 | 2017/7/28 | 黄庆享、曹健 | 
   
    | 6 | 一种分析工程扰动影响下煤岩强度劣化耦合特征的方法 | 2017/5/18 | 单鹏飞、来兴平 | 
   
    | 7 | 一种近水平煤层基本顶岩层极限跨距的计算方法 | 2016/5/16 | 邵小平 | 
   
    | 8 |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支架载荷确定方法及装置 | 2016/8/26 | 黄庆享、曹健、贺雁鹏 | 
   
    | 9 | 一种露天煤矿单斗卡车工艺条件下抛掷爆破方法 | 2017/9/28 | 马力、肖双双、王红胜、孙健东、丁自伟 | 
   
    | 10 | 适于实验室使用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装置 | 2018/12/25 | 张杰、陈诚、 刘清洲、张建辰、孙遥、蔡维山 | 
   
    | 11 | 一种具有初撑力的采煤工作面物理相似模拟支架 | 2017/7/28 | 黄庆享、曹健、贺雁鹏 | 
   
    | 12 | 浅埋近距房柱式采空区上行开采岩层稳定性分析方法 | 2018/12/20 | 张杰、刘清洲、陈诚、张建辰、孙遥、蔡维山、杨涛、王斌 | 
   
    | 13 | 一种围岩裂隙稳态成像技术与方位识别系统 | 2015/11/24 | 来兴平、杨毅然、崔峰、单鹏飞、曹建涛、孙欢、葛睿智、张磊、刘辉、刘简宁 | 
   
    | 14 | 一种黄土沟壑区下煤层开采地表下沉系数的确定方法 | 2015/11/21 | 赵兵朝、刘宾、刘飞、王守印、刘阳、杨雷磊、张碧川 | 
   
    | 15 | 一种浅埋薄基岩煤层开采初次来压支护阻力的确定方法 | 42944 | 黄庆享、曹健 | 
   
    | 16 | 一种转轮除湿和热管冷热利用的深井降温设备 | 43227 | 陈柳、李江波、刘浪、张波、张小艳、王美、姬长发、 薛韩玲、 纪海维 | 
   
    | 17 | 矿井充填温度、渗流、应力三场耦合相似试验装置及方法 | 43247 | 陈柳、李江波、刘浪、张波、张小艳、王美、姬长发、赵登育、赵玉娇、习红军 | 
   
    | 18 | 一种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及其送风方法 | 43343 | 陈柳、谭益坤、陈思豪、刘浪、张波、张小艳、王美、赵玉娇、郇超、秦学斌、邱华富 | 
   
    | 19 | 基于敏感性微观参数预测胶结充填体力学响应特性的方法 | 2018/1/31 | 张波、刘浪、秦学斌、陈柳、王湃、王美、 张小艳、 孙伟博、邱华富、王燕 | 
   
    | 20 | 用于将能源存储到深井下的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43220 | 陈柳、刘浪、张波、秦学斌、张小艳、景宏君、王湃、王美、孙伟博、王燕、邱华富、朱超、方治余、 辛杰 | 
   
    | 21 | 一种浅埋近距离煤层群顶板周期来压支护阻力确定方法 | 2018/5/28 | 黄庆享,黄克军(外) | 
   
    | 22 | 一种胶结充填体力学相应特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 2018/1/31 | 刘浪,秦学斌,张波,陈柳,王湃,张小艳,孙伟博,王美,王燕,邱华富 | 
   
    | 23 | 一种深井能源储备库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2018/4/30 | 刘浪,张波,张小艳,邱华富,景宏君,王湃,秦学斌,陈柳,王美,王燕,孙伟博,辛杰(学),方治余(学),朱超(学) | 
   
    | 24 | 一种用于将能源存储到深井井下的能源输送与存储方法 | 2018/4/30 | 刘浪,张波,张小艳,邱华富,景宏君,王美,王湃,秦学斌,陈柳,王燕,孙伟博,辛杰(学),朱超(学),方治余(学) | 
   
    | 25 | 矿井井下油气储备库的构建方法 | 2018/4/30 | 张波,刘浪,王美,陈柳,张小艳,邱华富,秦学斌,王湃,孙伟博,王燕,景宏君,方治余(学),朱超(学),辛杰(学) | 
   
    | 26 | 能源深井井下存储输送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 2018/4/30 | 张波,刘浪,秦学斌,王美,陈柳,张小艳,邱华富,王燕,王湃,孙伟博,景宏君,方治余(学),朱超(学),辛杰(学) | 
   
    | 27 | 一种建造在矿井井下的能源储库群及建造方法 | 2018/4/30 | 张波,刘浪,王美,张小艳,王湃,陈柳,秦学斌,景宏君,王燕,邱华富,孙伟博,方治余(学),辛杰(学) | 
   
    | 28 | 一种适用于深部金属矿山的采矿方法 | 2017/9/26 | 王燕,孙伟博 | 
   
    | 29 | 单向冲击下能量传导路径与传导效率测试方法 | 2018/6/22 | 崔峰,方贤威(学),来兴平,曹建涛,单鹏飞 | 
   
    | 30 | 巷道围岩稳定性联合测试方法 | 2015/5/31 | 崔峰,来兴平,曹建涛,单鹏飞 | 
   
    | 31 | 单向冲击下能量传导路径与传导效率测试装置 | 2018/6/22 | 崔峰,方贤威(学),王康(学),李军伟(学),王泽阳(学),许慧聪(学) | 
   
    | 32 | 一种复合型煤岩瓦斯动力灾害预警方法 | 2016/9/27 | 董国伟 | 
   
    | 33 | 一种煤岩冲击地压动力灾害预警方法 | 2016/9/27 | 董国伟 | 
   
    | 34 | 一种煤岩体应力特征指标快速智能测定方法 | 2016/9/27 | 董国伟 | 
   
    | 35 | 一种能同时提供热开水和冰开水的节能饮水系统 | 2018/7/9 | 高帅帅(学),姬长发,陈思豪(学),郇超 | 
   
    | 36 | 再生排风及吸附热回收型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 2018/6/28 | 高帅帅(学),姬长发,陈思豪(学),郇超 | 
   
    | 37 | 一种用于矿井钻孔窥视仪的伸缩推送杆 | 2019/2/28 | 张杰,陈诚(学),张建辰(学),孙遥(学),蔡维山(学),刘清洲(学) | 
   
    | 38 | 具有高弯曲刚度、强度及可对接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架 | 2019/1/31 | 张杰,刘清洲(学),夏科龙(外),周兵(外),王向东(外),郭建平(外),沈瑞杰(外),赵鹏(外) | 
   
    | 39 | 一种可防止平面模型中部膨胀的相似模拟实验装置 | 2019/3/4 | 张杰,蔡维山(学),王斌(学),刘清洲(学),孙遥(学),段江飞(外) | 
   
    | 40 | 一种矿用钻孔窥视仪的防护置中装置 | 2019/1/31 | 张杰,刘清洲(学),周兵(外),夏科龙(外),王向东(外),霍军鹏(外),冯冲(外),代伟平(外) | 
   
    | 41 | 一种相似材料模型精确铺设成型实验装置 | 2018/11/29 | 张艳丽,田双奇(学) | 
   
    | 42 | 一种应用于坑口煤制天然气的造气系统 | 2019/1/16 | 张艳丽 | 
   
    | 43 | 一种用于制作煤岩力学性能测试试件的便捷式切磨机 | 2018/6/29 | 张浩,伍永平 | 
   
    | 44 | 一种适用于急倾斜煤层伪俯斜弧形工作面的异形液压支架 | 2019/1/7 | 王红伟,焦建强(学) | 
   
    | 45 | 一种急倾斜厚煤层俯伪斜弧形斜切分层综放开采方法 | 2018/9/28 | 王红伟 | 
   
    | 46 | 一种移动式矿井局部降温除湿装置 | 2019/1/10 | 张亚平,陈瑶(学),郭永昕(学),王裴(学),郝改红 | 
   
    | 47 | 一种矿井余热利用系统 | 2018/6/19 | 张亚平,张拴伟(学),郝改红(学),王建国,贺德佳(学),崔笛(学) | 
   
    | 48 | 一种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 2019/1/5 | 张丁丁,柴敬,韩志成(学),杜文刚(学),朱旭保(学) | 
   
    | 49 | 一种光纤传感器预应力加载装置及系统 | 2019/2/27 | 张丁丁,柴敬,欧阳一博(学),雷武林(学),李淑军(学),姚凯亮(学) | 
   
    | 50 | 一种多灾元耦合难采煤层解耦开采方法 | 2018/4/2 | 伍永平、解盘石、武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