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12     作者: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10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9人。

“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39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15项;科研经费总额6.8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6项;获准专利1661项。

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

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表论文71篇;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倾角煤层综采难题,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煤炭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其成套技术除在四川、甘肃、新疆、黑龙江、北京、宁夏、重庆、山西、贵州等省(区,市)的20多个矿井推广使用外,还被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引进,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目首次定义了大倾角煤层概念并给出了工程解释,开拓了复杂埋藏条件煤层开采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新领域。建立了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空间结构模型和“顶板(R)-支架(S)-底板(F)”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大倾角煤层开采围岩“关键层”区域转换及岩体结构变异机理,发展了岩层控制“关键层”理论,奠定了大倾角煤层综采方法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套装备研制和围岩灾害防治理论基础。提出了工作面“大范围岩层控制”和“顶板-支架(装备)-底板”系统完整性与动态稳定性控制方法。研制出了适用于煤层倾角35°-55°(局部60°)、厚度0.8m-12.0m的走向长壁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开采成套装备。建立了“空间分隔、顶底兼顾”的工作面全方位立体防护体系。提出了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开采回采巷道多介质结构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

基于柔模支护的煤矿安全高回收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工业化应用

该项目是按照国家节约资源、安全开采、建设绿色生态矿山的发展要求,在无煤柱开采、充填开采和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科技成果。项目针对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支护难度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和采空区充填体强度低等难题,经过10多年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发了柔模支护开采技术与装备,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发明了混凝土纺织结构柔性模板,研发了纺织结构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装备,为构造新型支护结构奠定了基础;2、研发了柔模支护无煤柱开采技术及其配套装备,实现了大断面沿空巷道高效安全支护和机械化安全快速施工;3、研发了柔模支护充填开采技术和柔模充填支架,实现了采煤工作面回采与充填平行作业,为充填开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4、研发了锚杆与柔模混凝土碹相结合的巷道支护结构与方法,提高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巷道的承载和抗变形能力。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推动煤炭安全高效开采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已在神华集团、山西潞安集团等单位的50余座矿井成功应用。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

该成果获得2015年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2015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证书

穿越采空区柔模混凝土巷道支护技术现场应用效果

柔模充填开采技术现场应用效果

 

急倾斜特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急倾斜特厚复杂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依然是世界性难题。在急倾斜特厚煤层赋存条件下,存在顶煤可放性差、煤岩动力失稳、开采工艺与装备可靠性、水患和火灾防治等系列难题,开采难度极大。本项目以水平宽度20~50米、倾角45~87º的急倾斜特厚煤层为代表,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1、开发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安全开采工艺技术与装备。

2、研发提高煤体冒放性、实现增产提效和提高资源回收率的急倾斜特厚煤层综合弱化工艺。

3、研发适用于乌鲁木齐矿区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灾害预报与安全保障技术。

该成果于2010年开始在乌东、碱沟煤矿实施。2010年~2013年累计新增产量491.54万吨,新增销售额78646.4万元,新增税收31458.56万元,新增利润11010.496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成果成果在急倾斜特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开创性的突破,申请专利23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17项、已受理专利6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项目鉴定结果为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获得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急倾斜大段高综放工作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